找到相关内容291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岳怀让禅法简析

    禅非坐卧;若学坐佛,佛非定相。于法住,不可取舍。何为之乎?汝若坐佛,却是杀佛;若执坐相,非解脱理也。”   马师闻师所说,从座而起,礼拜问曰:“如何用心,即合禅定无相三昧?...,但莫污染。何为污染?但有生死心、造作、趋向,皆是污染。若欲直会其道,平常心是道。何为平常心?造作、是非、取舍断常、圣。经云:非凡夫行,非圣贤行,是菩萨道。只如今行住坐卧,应机接物,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2543200.html
  • 《坛经》的心性与佛性略探

    。   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,于彼相中不生憎爱,亦取舍,不念利益、成坏等事,安闲恬静,虚融澹泊,此名一相三昧。   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,纯一直心,不动道场,真成净土,此名一行三昧。   若人具...相,于彼相中不生憎爱,亦取舍,不念利益、成坏等事,安闲恬静,虚融澹泊。可以看出这三种三昧,实不超出「念法门」──念法者,见一切法,不着一切法,遍一切处,不着一切处。所以惠能说「念为宗」。学法者...

    林崇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0453014.html
  • 法眼宗心物一体论辨析

    佛法是主体与修持成佛的关系,二者都直接涉及心性的性质和功能问题。通过对这两方面的论述,进一步突出人心的自然之性,强调众生心地自然,心取舍,不附于物,自由自在,具足佛性,一切现成。石头希迁在<参同契>...一切现成。”  这段公案的中心是阐扬心性自然的思想,主张主体了悟自心,以主体包容客体,消融客体,消除人与物的对立,超越人与自然的界限。也就是要心不附物,心取舍,在主观精神上没有任何执著、束缚、负担,...

    海军官校 讲师 陈美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3456311.html
  • 马祖道一“平常心是道”的禅道理念

    造作趋向,皆是污染。若欲直会其道,平常心是道。何谓平常心?造作、是非、取舍断常、圣。经云:非凡夫行,非圣贤行,是菩萨行。只于今行住坐卧,应机接物,尽是道。道即是法界,乃至河沙妙用,不出...造作的自然而然的活的机趣中,以平常之心去除一切客障,才能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,真正在“自性清静”中做到造作,是非,取舍断常,凡。自然而自由,先是以平常之心在直面事物本身时自然而然;才有...

    赖功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4259567.html
  • 论南泉法系对马祖道一“平常心是道”思想的继承与发

    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八中:  道不用修,但莫污染。何为污染?但有生死心,造作趣向,皆是污染。若欲直会其道,平常心是道。何谓平常心?造作,是非,取舍断常,圣。经云:非凡夫行,非贤圣行,是菩萨...是运用平常心,而非知解。平常心即是造作,是非,取舍断常,圣。“平常心”是对“非心非佛”思想的继承与发展。但“平常心是道”这一命题并不仅仅是功夫论的,同时也是本体论的。马祖为了回避人们对...

    尹文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2861997.html
  • 百丈怀海与中国禅宗之发展

    ,非心非佛”,以不为物所拘为宗的精神。禅之修行者,必须不为物所拘,随顺苦乐,顺逆一切世法,不为世之见闻觉知所缚,不为所对诸境所惑,情取舍,心如木石,迥然寄,一切不拘,始得自在。出世而不...心,不为物累,心所行,此为百丈禅师之顿悟法要。   禅的修行,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。那么,如何才能获得这种绝对的,彻底的自由呢?百丈禅师认为:或对五欲八风,情取舍,悭嫉贪爱,我所情...

    业露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0663857.html
  • 论南泉法系对马祖道一“平常心是道”思想的继承与发展

    》卷二八中:  道不用修,但莫污染。何为污染?但有生死心,造作趣向,皆是  污染。若欲直会其道,平常心是道。何谓平常心?造作,是非,  取舍断常,圣。经云:非凡夫行,非贤圣行,是菩萨 ...,即是运用平常心,而非知解。平常心即是造作,是非,取舍.,断常,圣。“平常心”是对“非心非佛”思想的继承与发展。但“平常心是道”这一命题并不仅仅是功夫论的,同时也是本体论的。马祖为了回避...

    尹文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4766099.html
  • 禅宗的“不道之道”与“修之修”

    如何是有情佛性,无情有佛性?’师云:‘从人至佛,是圣情执。从人至地狱,是凡情执。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有染爱心,是名有情佛性。只如今但于凡圣二境及一切有无诸法都取舍心,亦取舍知解,是名无情有佛性...禅宗的“不道之道”与“修之修”   冯友兰   一、禅宗的“不道之道”   禅宗自以为他们所讲的佛法,是“超佛越祖之谈”。其所谓:“超越”两字,甚有意思。他们以教门中的各宗为“教”,而谓自己为“...

    冯友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4771051.html
  • 南泉法系对马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

    ,皆是污染。若欲直会其道,平常心是道。何谓平常心?造作,是非,取舍断常,圣。经云:非凡夫行,非贤圣行,是菩萨行。只如今行住坐卧,应机接物,尽是道。道即是法界。乃至河沙妙用,不出法界。若不然者,云何言心地法门?云何言无尽灯? 这一语录是马祖针对修行问题即从功夫论提出的。他指出道不用修,而是直会。所谓直会,即是运用平常心,而非知解。平常心即是造作,是非,取舍断常,圣。...

    尹文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51979926.html
  •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释

    我。救度众生。生无相。不取不舍。”此中理入者,舍妄归真,于第一义而不动,六祖为一相三味也;行入者,但行直心,于一切法勿有取舍,六祖为一行三味也。此二入非为两端,理是行本,行是理用。下文详述)   ...抉择修道中行为之际,须知业果缘起,虽幻犹现,所造善恶之苦乐果报,昭然不虚,丝毫欺,须谨慎取舍,绝对不可错乱。然何为善恶?如何取舍?诸圣教导,以贪嗔痴三毒烦恼所摄之行为,乃恶劣也;以出离心、慈悲心、...

    达磨祖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1686607.html